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安卓系统以其开放性和灵活性赢得了广泛的市场份额。在这片看似免费的蛋糕背后,微软却一直保持着向安卓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的独特地位。本文将深入解析微软为何能一直向安卓厂商收费,以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微软的专利攻势是其在安卓市场收取专利授权费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微软向安卓阵营发动的专利攻势取得了26次胜利。从2010年与HTC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开始,微软便开始了对安卓厂商的专利授权收费之路。随后,微软与多家安卓设备制造商签订了基于安卓系统的设备专利授权协议,包括通用动力公司、Velocity Micro、Onkyo Corp、纬创集团、宏碁、优派、三星、仁宝电脑等。
微软在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软件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图形界面等多个领域。根据福布斯在2011年的统计,微软手中已经掌握了许多关键性的专利。这些专利使得微软在安卓市场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从而能够向安卓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
尽管安卓系统是开源的,但安卓设备制造商在使用安卓系统时,仍需向微软支付专利授权费。这是因为安卓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微软专利。对于安卓厂商来说,支付专利授权费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放弃使用安卓系统将意味着失去庞大的市场份额。
面对微软的专利授权收费,谷歌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一方面,谷歌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掌握了大量专利,以增强自身在专利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谷歌也在积极推动安卓系统的开源,以降低安卓厂商对微软专利的依赖。
近年来,有关安卓系统可能收费的传闻不断。虽然谷歌对此进行了澄清,但这一传闻仍然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如果安卓系统真的开始收费,那么安卓厂商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这也可能促使他们重新考虑使用其他操作系统。
微软能够一直向安卓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得益于其强大的专利优势和专利攻势。尽管安卓厂商对此感到无奈,但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支付这笔费用。在未来,随着专利战的持续,安卓系统的收费问题仍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下一篇:安卓系统1.5g